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7-08 09:02 11
本文共计195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钟。
一、学校概况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共建。
历史沿革:始建于1923年,由张作霖提议创办,张学良曾担任校长,梁思成、林徽因曾执教建筑系。抗战时期流亡办学,参与组建西北工学院,1993年复名东北大学。
学科实力:
全球排名: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计算机科学、冶金工程等学科国内领先。
科研平台:拥有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参与港珠澳大桥、南极破冰船等国家重大工程。
校区规模:沈阳南湖、浑南、秦皇岛分校三大校区,总面积4000余亩,全日制学生近5万人。
二、优势专业
1.传统顶尖学科
自动化:全国顶尖学科,与清华大学并列第一,聚焦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毕业生进入华为、航天科技等央企比例超30%。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研发高铁钢材、航空航天材料,毕业生进入宝武钢铁、宁德时代比例高。
冶金工程:原冶金部直属高校王牌专业,参与珠港澳大桥建设,毕业生进入鞍钢集团、国内一重比例突出。
2.新兴交叉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前10,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毕业生进入腾讯、阿里比例约15%。
软件工程: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与东软集团深度合作,毕业生进入IT头部企业比例高。
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国内首批设立,机器人团队多次斩获国际赛事金牌,就业覆盖智能制造、自动驾驶领域。
3.特色工科与交叉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评估B+,以机器人、高端装备为特色,毕业生进入国内中车、三一重工比例超25%。
矿业工程:全球排名第367,深部资源开采技术领先,毕业生进入国内五矿、紫金矿业比例高。
生物医学工程:研发国产首台CT机,聚焦医疗影像与智能诊疗,毕业生进入联影医疗、迈瑞生物比例突出。
4.其他优势专业
公共管理:国内首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政府治理人才,毕业生进入发改委、应急管理部比例高。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评估B,5G通信技术研发,毕业生进入中兴、华为比例约10%。
三、学生就业去向
1.就业率与行业分布
总体就业率:2023届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91.9%,本科生88.4%,研究生95.2%。
主要行业:
制造业:国内建筑、国内中车、比亚迪等,从事研发、生产管理。
信息技术:华为、腾讯、东软等,从事软件开发、算法设计。
建筑业:国内铁建、国内交建,参与基建项目。
2.就业地域与单位
地域分布:49%留东北地区,27%流向华东,17%进入华南。
知名单位:
央企/国企:国家电网、国内建筑、鞍钢集团。
头部民企:华为、比亚迪、东软集团。
国际企业:西门子能源、施耐德电气、通用电气。
3.特色就业支持
校企合作:与华为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基地,定向输送ICT人才;与宝马合作培养汽车工程师。
基层就业:每年选派学生参与西部计划、东北振兴项目,提供学费补偿。
国际化就业:秦皇岛分校与英国、德国高校合作,毕业生进入诺基亚、ABB比例高。
四、升学情况
1.国内升学
保研率:2023届本科生保研率约21.58%,本校保研占比41.7%,优势专业保研率超30%。
目标院校:
顶尖高校: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本校优势: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率超35%。
2.出国留学
留学率:2023届本科生留学率6.6%,主要流向英国、美国、澳大利亚。
合作项目:
剑桥大学“人工智能”双学位:全英文授课,毕业生获剑桥学位+上大学位。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机械工程方向,全额奖学金覆盖。
3.升学案例
自动化:近五年平均升学率70%,多名学生进入麻省理工、代尔夫特理工攻读博士。
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至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清华比例高,部分学生进入国内商飞研发中心。
五、特色与优势总结
1.工科底蕴深厚:控制科学、计算机、冶金等学科国内顶尖,科研经费常年居985高校前列。
2.就业质量突出:央企就业占比44.6%,毕业生平均起薪本科约810万元/年,硕士1215万元/年。
3.高性价比985:录取分数线低于同层次985,但学科实力与就业竞争力强劲。
4.地域服务优势:深度参与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老工业基地输送技术骨干。
报考建议
适合考生:分数在特控线上下,意向从事工科或交叉学科的理科生。
专业选择:
高分段考生:优先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率高且行业认可度强。
中分段考生:自动化、软件工程就业面广,起薪较高。
文科生:公共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兼顾专业性与实用性。
东北大学以“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为校训,是东北地区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为“制造强国”战略输送了大量领军人才。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