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知识 >

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部有哪些课程(日本升学考试攻略丨关西学院大学)

剥茧教育 2025-07-08 09:07 9


本文共计173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钟。

关西学院大学是设立于日本兵库县西宫市的著名一流私立大学,由美国卫理公会背景的教育家Walter Russell Lambuth牧师创立于1889年,校属基督教新教。

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部有哪些课程(日本升学考试攻略丨关西学院大学)

关西学院被公认为是日本关西地区的贵族大学,是一所坐拥11大学部与14大研究科的综合性私立学府。同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并称日本“出世御三家”。与日本关东最顶尖私立庆应义塾大学相对被称为”西庆应”。

关西学院大学被称为“贵族大学”,并不是因为校区多,重点是这些校区所在的位置与环境。作为主校区的西宫上原校区位于西宫市,是西日本数一数二的繁华地区!甚至关学校园所有建筑,都是红色砖瓦米黄色墙面、红色屋顶的西班牙式建筑。标志性建筑计时台,还是政府认定的物质文化遗产。被校区周边的居民称为“最不像大学校园”的大学校园,同时也有着“日本最美校园”的称呼。

关西学院大学有3期入试,第1期入试已经结束,第2期入试是在韩国举办的海外入试,今天行知酱要给大家分析的是关西学院大学的第3期入试。

留考日语设置出愿分数线

关西学院大学要求留考日语读解+听读解必须在265分以上、记述在35分以上才能出愿。

可使用的留考回数有:

2019年6月留考

2019年11月留考

2020年11月留考

接受海外出愿

目前人不在日本的同学也可以出愿:

海外出愿的同学面试是网络面试。在出愿时提交一份网络面试承诺书即可。

理系学部纯书类选考

关西学院大学的三个理系学部:理、工、生命环境学部是纯书类选考,根据留考成绩和英语成绩等书面材料判断合否。不擅长面试的同学可以考虑。

※ 以上数据根据关西学院大学官网发布数据整理

关西学院大学的校内考均为面试,这里行知酱根据往年参加面试的同学分享的经验,给大家总结了各个学部的面试特点,仅供同学们参考。

面试形式:2对1

面试时长:约10分钟面试内容:

  • 为什么选择关西学院大学?
  • 选择文学部的原因?
  • 为什么来日本?
  • 中文和日语的区别是什么?中文和日语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各自的长处是什么?

面试形式:2对1

面试时长:约10分钟面试内容:

  • 从东京来的关学吗,第一次来吗?
  • 觉得关西学院怎么样?
  • 为什么选关学的社会学部?
  • 国内教育格差有哪些?
  • 为什么不去教育学部?
  • 你觉得日本有没有教育问题?
  • 你为什么选择来日本呢?
  • 有什么特别想问的问题吗?

综合政策学部根据学科的不同,面试内容不太一样。例如:

面试形式:2、3对1

面试时长:15-30分钟

面试内容:

  • 常规问题很少,基本可以说是一带而过。专业问题很多,每个面试的教授都要问一轮。教授很喜欢问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很喜欢根据同学的 深入的进行提问。

面试形式:2对1

面试时长:10分钟

面试内容:

  • 几乎都是常规的灵魂三问:为什么来日本?为什么选择关西学院?为什么学习这个专业?

面试形式:2对1

面试时长:10分钟

面试内容:

  • 首先是三个固定问题:1、来日本学习教育学的理由;2、来关西学院大学学习的教育理由;3、你关注的日本的教育问题。除这三个问题之外,教授会根据兴趣追问一两个问题,面试评价主要依据前三个问题。

面试形式:2对1

面试时长:约15分钟面试内容:

  • 选择我们学校的原因?
  • 你入学后的打算?
  • 为什么要来日本学法律呢?
  • 为什么不去欧美为什么来日本?
  • 高中最努力的事情是什么?
  • 等等

※ 法学部面试刷人较狠,2020年度法律学科26人政治11人。

面试形式:2对1

面试时长:约15分钟

面试内容:

  • 经济学部的面试会涉及到很多专业问题,如中日股市差异、如何帮助个人投资家,经济如何让人幸福,等。需要充分准备经济专业知识和近期的经济热点知识。

面试形式:2对1

面试时长:10-15分钟

面试内容:

  • 为什么来这个学校?
  • 对中美贸易战怎么看?
  • 毕业后怎么打算?
  • 是谁承担学费?
  • 等等

以上是行知酱给同学们圈出来的几个学部。

因为疫情,2021年度的大学入试变得风云莫测。6月EJU中止,7月JLPT中止,大学校内考安排也不排除有变化的可能。

但不管如何,考学的准备都不能停止!机会总是留给有充分准备的人!

更何况,今年也可能是史上竞争最弱的一年。不抓住今年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多多报考几所心仪的大学,更待何时?

——————————

微博@行知学园日本

公众号@行知学园

咨询or报名,点击文末“了解更多”

↓↓↓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