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7-21 09:15 1
本文共计127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分钟。
华东理工大学是211高校,大家都知道这儿就业率挺高的,据说能达到95%以上。不过具体是怎么回事,起薪到底多少,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我认识几个华理毕业生,有的工资才六千块,有的做得好能拿一万。今天就来说说这所学校的就业情况,都是我打听到的真实信息。
这所学校在上海,是教育部管的重点大学,建校快七十年了。专业涵盖化工、计算机这些,但最厉害的还是化工类相关学科。去年毕业的学生里,九成多都找到了工作,但具体到每个人差别挺大。有同学告诉我,他们班毕业的时候确实有没找到工作的,但学校会反复统计,最后算就业率时可能把读研、灵活就业的人都算进去。
化工专业的工作机会最多,因为上海周边有很多化工厂。不过现在企业招人更看重实习经历,光有学历不够。我有个朋友学化工,他在学校实验室做的项目被企业看中,毕业就直接给了他offer。另一个学机械的同学就没这么好运,虽然拿到几个offer,但都是月薪五千多的基层岗位。
起薪的话,大多数人在六千到八千之间,计算机和金融专业的稍微高些。有同学去互联网大厂试过,但竞争太大,最终去了中小型软件公司,一个月到手八千。还听说有个特别厉害的学姐拿了华为的offer,工资破万,但她参加了好多竞赛,还去过德国交换。
学校为了帮学生就业,经常请企业来做宣讲。但不少学生觉得这些活动水,去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国企或化工类的,选择其实很少。有些想进互联网的同学只能自己投简历,或者转专业考研。
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被卡在流水线岗位上,想搞研发的工资涨得快。但研发岗门槛高,学校里的实验课根本学不到位,很多学生毕业后还要从头学。有个学自动化的朋友抱怨,课堂上学的PLC控制系统已经过时了,工厂用的都是新设备。
有意思的是,有些学生发现去金融行业反而更容易。华理MBA扩招后,好多理工科毕业生考了管理硕士,转去做产品经理。不过读研要花两年时间,工资比直接就业的同学还低,全靠将来转管理岗才有优势。
最近几年环保政策严,传统化工企业用人减少,学校开始推新能源相关的课程。但新开的专业需要时间积累资源,学生实习机会少,找工作还是难。有个学新能源材料的学弟吐槽,招聘会都没人要他们专业的,只能去普通化工企业凑合。
学校说和长三角企业合作紧密,但具体合作形式就是每年开几场招聘会。学生们反映企业来的多是三四线公司,大厂很少来。有个计算机系的男生,硬是自己刷了半年牛客网题,才进了一家游戏公司的开发岗,现在工资九千多。
家里人总觉得211毕业就能旱涝保收,但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一个学化工的女生父母让她去石化央企,但她不想加班那么多,最后找了家小设计院,工资刚过七千。还有的同学想创业,但学校给的支持有限,最后只能放弃。
其实就业好不好,很大一部分看个人选择。有人主动联系导师做项目,拿到企业推荐信;有人天天打游戏,毕业简历都没弄好。学校就业中心老师讲得明白:现在企业招人最看重实践经验,证书再多没做过真实项目也没用。
华理毕业能找到工作的人不少,起薪也有参考,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想拿高薪得自己使劲,光靠学校不够。现在就业市场变化快,就算进了好单位,也要继续学习才能不被淘汰。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