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普

大学科普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科普 >

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哪里(内蒙古民族大学简介)

剥茧教育 2025-08-05 09:15 11


本文共计207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9分钟。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也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经过62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学设施相对完善、办学形式多样、教学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民族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8万余名,为国家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哪里(内蒙古民族大学简介)

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104.3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1.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5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8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4.13万余册。

学校设有24个教学单位、6个教辅单位、1个附属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5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蒙药学博士人才项目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具有教授自评权。

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构建和完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承担并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少数民族招生计划,目前少数民族本专科生涵盖29个民族、9376人,少数民族研究生涵盖7个民族、863人。少数民族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2.59%,其中蒙语授课学生人数为4699人,占学生总数的21.34%。蒙语授课专业28个,占专业总数的37.33%。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成人教育为一体,多层次、多形式的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形成了传承、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创新和发展蒙医蒙药,培养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现有在校学生22457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0614人、普通专科学生266人、硕士研究生1124人、博士研究生20人、成人本专科生433人。有教职工2054人,其中专任教师129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7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25人。另有附属医院职工2246人,其中医生700人、具有正高级职称93人。在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学校实施了“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59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2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青1名;实施“科尔沁学者”计划,评选十三届“科尔沁学者”共520人次。

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有自治区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8个、一流专业1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精品课程41门、教学团队1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优质精品课程3门,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39项。

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8个,其国内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个,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1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研究基地7个。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10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7项,被SCI、EI、CPCI检索论文1621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自治区级各类科研奖励129项,2019年科研经费突破1.5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有6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社会科学版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首个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专业期刊。我校科研成果“蒙古族人群的遗传图谱”在国际顶级的遗传学期刊《Nature Genetics》”项目培养单位,开设“ISEC”项目专业6个。

蒙医药是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2012年蒙药学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5年蒙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获国家级科研项目300余项、经费达到8000余万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成为我国蒙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人员较为集中,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临床教学条件优越,研究方向明确、民族特色鲜明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基地。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是国家三级甲等蒙医综合医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蒙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国家首批蒙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卫生技术人员1570人,开放床位1530张。有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14年附属医院和蒙医药学院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面向未来,学校秉承“博学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训,坚持“务实办学、创新办学、开放办学、特色办学”的理念,不断深化综合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学科优势的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