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8-12 09:10 2
本文共计186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钟。
一、学校概况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国内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名单。
-历史沿革:
-1958年建校于四川南充,原名四川石油学院,2005年更名西南石油大学。
-2018年与四川省人民政府、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签署共建协议,成为国家能源战略重要支撑高校。
-校区与规模:
-成都校区:占地2300亩,承担研究生教育和大部分本科专业。
-南充校区:占地700亩,仅设本科专业,招生代码与成都校区不同。
-全日制学生4.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近1万人,留学生509人。
-学科实力:
-“双一流”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覆盖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等二级学科。
-ESI全球前1%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学、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
-科研平台:拥有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气水合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等304个科研平台。
二、优势专业
1.国家级特色与一流专业
-石油工程:
-学科地位:国家级特色专业、A+学科支撑专业,培养油气田开发与开采人才,参与川气东送、页岩气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
-培养特色:开设“卓越工程师班”“国际化班”,与中石油、中海油共建实践基地,毕业生进入央企比例超45%。
-油气储运工程:
-行业认可:国家级特色专业,聚焦长输管道设计与运营,毕业生进入中石化、国家管网比例高。
-海洋油气工程:
-新兴方向:全国首批开设该专业,服务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参与“深海一号”气田建设。
-机械工程:
-学科交叉:融合智能装备与石油机械技术,研发页岩气开采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省级重点及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科研转化:聚焦油气加工与新能源材料,参与氢能、生物质能研发,毕业生进入中化集团比例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新兴方向: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方向,与华为、腾讯共建实验室,毕业生进入IT企业比例超25%。
-测控技术与仪器:
-行业特色:研发油气井智能监测系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毕业生进入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比例高。
三、学生就业去向
1.就业率与行业分布
-总体就业率:2024届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2.46%,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超90%。
-主要行业:
-能源行业:石油石化企业、新能源企业。
-制造业:装备制造、汽车工程。
-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数据分析。
2.就业地域与单位
-地域分布:
-西部地区:四川、新疆、陕西,集中于能源基地及国企。
-东部沿海:上海、深圳的科技公司及金融机构。
-知名单位:
-央企/国企:国内石油、国内石化、国内建筑、国家电网。
-科研机构: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3.就业支持与特色项目
-校企合作:与华为共建“智能油气联合实验室”,与中石化联合培养“页岩气开发定向班”。
-基层就业:实施“西部计划”“能源报国计划”,2024届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就业占比70%。
-创新创业:孵化“页岩气智能开采系统”“氢能储运技术”等项目,获“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6项。
四、升学情况
1.国内升学
-升学率:2024届本科升学率30.45%,其中保研率约4.5%。
-热门院校:
-本校: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保研率高。
-外校:国内石油大学、国内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2.出国留学
-留学率:约1.82%,主要流向英国、澳大利亚攻读石油工程、环境科学硕士。
-合作项目: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新墨西哥矿业学院联合培养能源领域人才。
五、特色专业
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学科突破:自主研发页岩气开采技术,助力四川盆地成为我国最大气田,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海洋油气工程:
-战略意义: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参与南海深水油气开发,培养深海装备设计人才。
3.氢能科学与工程:
-政策导向:响应“双碳”目标,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与东方电气集团共建产业学院。
4.人工智能:
-学科融合:开发智能地震勘探系统、油藏数值模拟AI算法,毕业生进入百度、商汤科技比例高。
六、报考建议
-理科生优先: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录取分数较高。
-文科生可选:会计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竞争激烈。
-特殊培养:
-“本硕博连读计划”:选拔石油工程拔尖生,直博通道开放,保研率超50%。
-“国际能源班”:全英文教学,毕业后可赴海外参与“一带一路”能源项目。
西南石油大学以“明德笃志,博学创新”为校训,立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是西南地区能源工程、化工与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