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道

教育知道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道 >

高考完改名后需要多久(高考生13个月改名11次被拒)

剥茧教育 2025-07-15 09:22 5


本文共计109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分钟。

一个高考生13个月内向公安局提交11次改名申请,这到底是追求个性还是浪费公共资源?

高考完改名后需要多久(高考生13个月改名11次被拒)

6月29日,湖南桂阳县一名高考生因第11次改名申请被拒而上网"诉苦",然而当地公安局的回复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位学生从朱云飞改成朱雀玄武,再改成周景明,现在又想改回朱雀玄武,简直把改名当成了"换装游戏"!

荒唐改名路:朝令夕改的任性表演

让我们看看这场改名闹剧的时间线:

起初:朱云飞觉得名字普通,改成了充满武侠风的"朱雀玄武" 高考前:又觉得太"中二",6月19日紧急改成"周景明" 高考后:担心录取通知书签收问题,6月29日又想改回"朱雀玄武"

这哪里是改名?分明是把公安局当成了"起名服务中心"!

公安局回怼:够了,别闹了!

桂阳县公安局的回复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官方吐槽":

触目惊心的数据:13个月内11次改名申请,公安局已经为其改名3次! 明确定性:频繁申请更名属于"扰乱公共秩序、浪费行政资源" 专业澄清:身份证号不变,根本不影响录取通知书签收

这个回复不仅解决了问题,更是给所有任性改名者敲响了警钟。

批判观点:个人任性不应绑架公共资源

这件事暴露出的问题远比改名本身严重:

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

11次改名申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数工作人员的时间被浪费,意味着行政资源被肆意挥霍。每一次申请背后都是纳税人的钱在买单!

决策能力严重不足

一个即将步入大学的成年人,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定不下来,这样的决策能力如何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

对规则和秩序的漠视

把个人的一时兴起凌驾于公共秩序之上,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社会规则的践踏。

网友怒了:支持公安局硬气回应

与以往网友同情"弱者"不同,这次大部分网友都站在了公安局一边:

怒批声音占主流: "11次申请?这是把公家当自家开的吗?" "成年人了还这么任性,大学白上了!" "支持公安局!就应该对这种浪费资源的行为说不!"

理性分析者指出: "改名权利要保护,但不能滥用到这种程度。" "这已经不是个人自由问题,而是社会责任问题。"

深层反思:权利滥用的代价谁来承担?

这个事件反映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部分年轻人权利意识过强,责任意识缺失。

权利与义务失衡

享受权利的必须承担相应义务。频繁改名看似行使个人权利,实际上是对公共资源的掠夺。

教育的缺失

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是否过分强调了"个性"而忽视了"责任"?这个案例值得所有教育者深思。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