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7-23 09:15 2
本文共计179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钟。
文| 一线吃瓜菌
编辑| 一线吃瓜菌
马拉松这项家喻户晓的赛事,比赛全程42.195公里的设定,也早已被大家所接受,却很少有人知道,马拉松最初的比赛全程不是这个公里数。
为什么42.195公里能成为全球标准?如果英国王室没提要求,马拉松会变成多长?
公元前490年的马拉松战役,诞生了马拉松这项运动。因为希腊士兵菲迪皮德斯,从马拉松平原狂奔至雅典,传递胜利消息后力竭而亡。
于是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马拉松比赛的距离被设定为约40公里,但这后面几届奥运会的马拉松距离并不统一。
比如1900年巴黎奥运会,马拉松距离为40.26公里,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马拉松距离为40.6公里。
因为当时的马拉松还没有固定标准,每届奥运会的主办方都可以自行决定路线长度。
1908年伦敦奥运会不一样,这次马拉松的起点最初定在温莎城堡,终点是伦敦白城体育场,测量距离约为42公里。
就在比赛前夕,英国女王亚历山德拉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
她希望起跑线正好在温莎城堡的皇家育婴室窗外,这样她的孙子们能看得更清楚。
组委会不得不将起点向后移动了195米,使总距离变成了42.195公里。
可意大利选手多兰多·皮特里率先冲进体育场,但因体力透支,在终点前多次跌倒,最终被工作人员搀扶过线,因违规被取消资格。
美国选手约翰·海斯成为官方冠军,但他的成绩因赛道调整而成为历史首个"42.195公里"马拉松纪录。
这之后马拉松距离仍然混乱,比如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马拉松里程是40.2公里,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马拉松里程是42.75公里。
1921年,国际田径联合会决定统一标准,因为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马拉松最具影响力,IAAF最终拍板。
从那以后所有正式马拉松比赛,都采用42.195公里作为标准距离。
有人猜测42.195公里是否更符合人体极限,但40公里更接近古希腊原始故事,42.195公里纯粹是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临时调整结果。
如果当年英国女王没有要求调整起点,今天的马拉松可能是更接近古希腊传统的40公里、 1908年原计划的 42公里或其他随机数字。
这么多年过去,马拉松的里程数不光没有改变,各地还专门为这个里程数让步,比如一些城市为极力凑够42.195公里。
2016年纽约马拉松筹备会上,测量师发现从斯塔滕岛到中央公园的路线只有41.4公里,组委会陷入沉默,直到有人提议,在公园南端加个“蜗牛壳”弯道。
于是诞生了马拉松史上最著名的“绕圈陷阱”,选手们要在终点前绕行3个连续急转弯,转弯半径小到像“冰山芭蕾”。
这个设计让完赛率降低5%,但拯救了赛道旁热狗摊的生意因为选手们绕晕后更容易被香味吸引。
而东京马拉松以"误差不超过10米"著称,但2017年遇到难题,皇居附近所有道路加起来还差215米。总设计师山田咬牙决定,在东京站地下通道加个折返点,
结果创造“最窒息赛道段”,选手要钻进地下通道跑U型折返,坡度陡得像“跑步机调成登山模式”, GPS信号全无,跑者称其为“东京黑洞”。
赛后数据显示,这段的配速平均慢45秒/公里——比爬坡还费劲。
还有拥有125年历史的波士顿马拉松,在2019年偷偷加了段加油站折返,原因很美国,因为 Dunkin' Donuts 赞助商要求经过他们的店。
可选手要在加油站停车场绕行270度,地面油渍导致至少3人滑倒,波士顿马拉松变科目二考试。
这段折返还正好设在“心碎坡”之后——当选手们精疲力竭时,突然看到自己要绕加油站跑,表情比心碎坡更心碎。
而厦门马拉松为连接岛内外赛道,设计师让选手在演武大桥上来回跑4次,海风大到能把人吹成表情包。
伦敦马拉松组委会在37公里处设置仿终点拱门,选手狂冲刺后发现还要再跑5公里,当场心态爆炸。
柏林马拉松本可直线通过的地标,非要设计成绕门柱8字路线,被吐槽"像驴拉磨"。
除了马拉松,还有一些被各种“事故”改写的比赛法则,还被延续了下来。
1950年11月22日,活塞队对阵湖人队,两队为了不输球疯狂“摆烂”,全场比分19-18,球员拿到球就蹲角落,观众怒扔爆米花,转播商NBC威胁取消合约。
而1954年,NBA就强行引入24秒进攻时限,比赛节奏瞬间提速200% ,这里面24秒还是创始人丹尼·比亚松用“场均得分÷比赛分钟”随手算出来的数字。
不光是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上也有,比如1966年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队长拉廷因犯规被罚下,但他根本听不懂英国裁判的英语警告,僵持8分钟才离场。
足联主席急中生智,看到街口红绿灯,当场拍板就用这个,于是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首次启用红黄牌。
还有1968年,北美冰联球员马斯特顿未戴头盔被撞倒地,头部重伤身亡,联盟却以"影响球星形象"拒绝强制头盔。
甚至1979年,明星球员克雷格·麦克塔维什满口牙被撞飞的特写登上《体育画报》,第二天NHL全票通过头盔令,最后一个拒绝戴头盔的球员,直到1997年才退役。
体育史上最伟大的创新,往往源于最尴尬的事故,就像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一成不变的一样,抓住机遇创造新的价值,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