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道

教育知道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道 >

厦门大学学生网暴国乒运动员遭严查,三重法律责任敲响网络言行警钟

剥茧教育 2025-07-31 08:49 3


事件核心2025年7月30日,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针对学生陈某某(网名“向阳花”)在网络平台发布侮辱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王楚钦、孙颖莎一事发布通报,确认已启动调查程序,并将依规严惩。据查,陈某某在多平台使用低俗词汇对运动员进行人身攻击,捏造技术能力缺陷等不实信息,甚至以“石膏手”等侮辱性外号诋毁运动员形象,言行远超理性批评范畴。
法律责任全景剖析

民事赔偿与公开致歉依据《民法典》第1024条,陈某某涉嫌侵害运动员名誉权,须承担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及赔偿精神损失等民事责任。
行政处罚铁腕落地其散布虚构信息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面临5-10日行政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处罚力度升级。
刑事风险高悬若调查认定存在“长期捏造事实诽谤”等情节,可能构成《刑法》第246条侮辱罪,最高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此前,2024年巴黎奥运会后已有贺某某、王某某因类似行为被刑事拘留的案例。

饭圈文化侵蚀竞技体育的深层危机本次事件暴露畸形粉丝文化对高校群体的渗透:

运动员生存环境恶化奥运冠军樊振东近期公开控诉,因粉丝骚扰被迫退出国际赛事远赴德国,直言“需要安全环境”;孙颖莎亦因隐私窥探解散粉丝群。
高校教育失范警示陈某某作为校乒乓球协会部长,本应弘扬体育精神,却沦为网络施暴者,反映部分青年将网络视为情绪宣泄垃圾场的认知偏差。
社会法治意识薄弱中山大学辩论赛选手因技术讨论遭人肉搜索、陈梦被粉丝攻击“丢人到国外”等事件,凸显饭圈双标性网络暴力已成公害。

多方联动构建网络言行防火墙厦门大学“依规依纪处理”的承诺被赋予社会治理样本意义。法律专家强调,公民批评权绝不等于侮辱特权,需通过此案强化三项行动:

✅ 高校层面:将网络法治教育纳入德育体系,矫正价值观扭曲现象;✅ 司法层面:厘清技术批评与人格侮辱的法律边界,激活“情节严重”认定标准;✅ 社会层面:摒弃“内容属实即免责”谬论,明确自由表达需以尊重人格尊严为前提。

结语:捍卫体育精神即是守护文明底线当顶尖运动员因网络暴力远走异国,受损的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更是国家竞技体育的根基。正如樊振东疾呼:“体育不属于饭圈战场,而属于热爱与团结!” 此次事件应成为全民重构网络伦理的转折点——每一次对键盘暴力的零容忍,都是对体育圣火与社会文明基石的捍卫。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