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道

教育知道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道 >

网红“迅猛龙”上岸复旦非全日制MBA:总分223分,回应炒作质疑,备考焦虑到哭

剥茧教育 2025-07-12 07:46 5


600万粉丝网红“迅猛龙特蕾莎”(本名许锴蓥)被复旦大学非全日制MBA拟录取的消息引发热议。面对“炒作”质疑,她直言“用考研炒作太笨、风险太高”,并透露备考期间每天学习超10小时,焦虑到天天哭。这一事件不仅撕掉“花瓶”标签,更引发对“网红与学历”关系的深度讨论。

一、事件回顾:从颜值主播到复旦MBA,600万粉丝网红“上岸”

4月23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发布2025年入学MBA拟录取名单,拥有600万粉丝的抖音网红“迅猛龙特蕾莎”(许锴蓥)赫然在列。其笔试总分223分(管综140分、英语二83分),面试85分,总成绩79.67分,被非全日制MBA项目拟录取。

消息迅速冲上热搜,网友反应两极分化:

  • 支持派:称赞其“念最狠的书,换最狠的赛道”,用停播3个月、拒百万商务的代价证明“颜值与实力可兼得”;
  • 质疑派:认为“非全MBA是花钱买学历”,质疑其借考研立“学霸人设”为后续带货铺路。

二、备考细节:停播3个月损失百万,日均学习10小时,焦虑到哭

据许锴蓥自述,为专注备考,她曾停播3个月,关闭所有商务合作,期间日均学习超10小时,甚至被粉丝拍到凌晨3点仍在图书馆刷题。

“备考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哭,但哭完还得继续做题。”她坦言,高中成绩曾下滑至班级末尾,但小学、初中一直是“尖子生”,对考研有执念。此次选择非全日制MBA,既为充实专业知识(主播需输出情绪价值,需大量知识储备),也为“十年后不后悔”——“老天给了机会,不拼一拼太可惜”。

三、回应质疑:炒作太笨、风险太高,考研是为“对自己满意”

7月10日,许锴蓥接受津云新闻采访,首次正面回应“炒作”质疑:

  • 否认炒作:“用考研炒作未免太笨,风险太高。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复旦MBA,这需要实打实的努力。”
  • 考研初衷:“努力是为了让自己满意。我不想10年后回头看,因为没拼而遗憾。”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项目相关负责人也强调:“所有考生按统一标准录取,公平公正。”

四、网友热议:撕掉“花瓶”标签,网红考研为何引发关注?

1. 打破偏见:颜值主播也能“学霸”

许锴蓥因长相艳丽、声音甜美被称“厦门林志玲”,此前常被贴“花瓶”标签。此次考研成功,被网友视为“撕掉偏见”的案例:“当其他网红沉迷PK捞钱,她却用停播3个月追梦,这才是正能量。”

2. 流量与学历的碰撞:网红需要“镀金”吗?

部分网友质疑“非全MBA含金量”,但更多人认为:“学历是个人选择,网红也有提升自我的权利。”事实上,此前已有百万粉丝网红“汤匙不是钥匙”(匙凯歌)以412分考入北大金融硕士,其知识型内容曾帮无数粉丝爱上数学。

3. 行业反思:网红应传递何种价值观?

对比“羊毛月”等嘲笑00后就业的网红,许锴蓥、匙凯歌的案例被赞“回馈社会”。正如网友所言:“网红靠大众支持走红,传播积极能量才是正道。”

五、专家观点:网红考研是个人选择,无需过度解读

教育领域专家表示,网红考研本质与普通考生无异,都是通过努力提升学历。非全日制MBA虽面向在职人员,但招生标准严格,需通过全国联考和院校复试,不存在“花钱买学历”一说。

“关键是动机。”专家指出,“若为提升知识储备,值得鼓励;若为立人设收割流量,则可能适得其反。”

六、结语:容颜会老去,努力的心永驻

许锴蓥说:“容颜终会老去,只要有努力向前的心,就会拥有最持久的魅力。”从颜值主播到复旦学子,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突破,更为网红行业注入正能量——流量可以红一时,但持续的魅力,来自对自我的不断超越。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