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8-13 09:28 3
本文共计150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钟。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在2023年12月底结束后,各地考生陆续收拾好复习资料和行李,准备给自己一段休息时间。这段时间里,不少考生对着参考 估分,想通过分数判断接下来的路怎么走。之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比上一年少了36万,但仔细看会发现,减少的考生主要是社会考生,他们原本计划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受经济环境影响最终放弃,对在校考生来说,竞争压力其实没怎么减轻。
为什么大家会关心国家线降不降?得从几个方面看。报名人数少了36万,听起来竞争该松点,但非全日制考生占了大头,这部分人本来就和在校考生走不同赛道。在校考生该争的名额没多,报考人数也没明显少,国家线自然难大降。再看试题难度,考生普遍反映英语作文题偏,数学计算量大,最后几道题根本没时间算,估分都偏低。但政治题比去年简单,选择题正确率高,主观题也容易踩分,很多人政治能多拿10分左右。英语数学丢的分,政治多少能补点,总分拉平了,分数线也就难降太多。
还有个关键因素是招生政策。教育部之前说要重点扩招专业学位硕士,未来专硕招生比例要超过60%。这两年报专硕的考生明显变多,尤其是那些注重实践、好就业的专业。比如会计学专硕,岗位需求大,今年报考人数比去年涨了15%,报的人多了,分数线想降都难,甚至可能微涨。而一些冷门专硕,像农业工程、林业工程,报的人少,分数线可能会降点,但这类专业考生本来就少,影响不大。
考生们对分数线的讨论这几天在社交平台没停过。有应届生说,自己考的学硕,复习了10个月,估分比去年国家线高5分,本来觉得稳了,结果看到有人说学硕招的人少了,今年报录比可能到8:1,一下子慌了,晚上都睡不好。还有二战考生提到,去年专硕差2分过线,今年换了个冷门点的专硕,学费一年4万,比之前看的学校便宜一半,但学校不提供住宿,得自己租房,算下来三年要多花6万,家里人劝他别读了,可自己又不想再考一年,现在卡在中间特别纠结。
也有考生关注到试题难度的影响。一个考计算机专硕的学生说,今年数学二比去年难,自己平时模考能考110分,这次估分只有90分,英语阅读错了6个,比平时多错3个,但政治考得好,选择题只错了4道,大题也写满了,估分能有75分,总分加起来和去年国家线差不多,就盼着国家线能降2分,这样就能进复试了。
把这些信息串起来看,国家线降不降,核心是“供需关系”和“分数平衡”。报名人数减少没影响核心竞争池,试题难的科目和简单的科目分数互相抵消,再加上专硕扩招但热门专业报考激增,这几个因素一叠加,国家线大概率是“稳为主,小波动”。学硕会更卷,因为招生名额在压缩,2024年很多高校学硕名额比去年少了10%-15%,但报考人数没减,报录比肯定上升。专硕里,实用型强、好就业的专业,分数线难降,甚至涨点,冷门专硕可能降,但对多数考生来说意义不大。
对考生来说,现在最该做的是把估分做细。对着参考 一道题一道题算,主观题按往年评分标准估,比如英语作文按内容完整性、语法错误多少扣分,政治大题按关键词给分,这样估出来的分才准。如果估分比去年国家线高10分以上,别犹豫,马上开始准备复试,尤其是英语口语和专业面试,很多学校复试占比到50%,现在准备还来得及。
要是估分在去年国家线上下5分,属于“擦线党”,除了准备复试,还要关注调剂信息。3月中旬国家线出来后,调剂系统很快开放,到时候好学校的调剂名额抢得快,现在可以先整理去年接受调剂的学校名单,把招生办电话存好,等分数出来直接打电话问。如果估分比去年国家线低10分以上,也别死磕考研,元旦后很多省份的省考、事业单位考试陆续出公告,现在开始复习行测申论,3个月时间足够,应届生考编优势大,别错过了机会。
不管最后国家线是涨是降,对每个考生来说,努力过的日子都不会白费。分数够的,抓住复试机会往上冲;分数不够的,换条赛道照样能跑。重要的是别停在原地纠结,该行动的时候就得动起来,毕竟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