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考研

我要考研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我要考研 >

历年考研人数(考研人数往届超过一战:大四打基础)

剥茧教育 2025-08-15 09:26 1


本文共计151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钟。

随着考研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往届生选择重新踏上考研的征程。

历年考研人数(考研人数往届超过一战:大四打基础)

今年,往届生的考研比例大概率超过了50%,成为考研队伍中的主力军。 为什么往届生越来越多?他们面临的压力又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往届生考研比例逐年上升,竞争越来越激烈!

总体数据

根据国内教育在线发布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近年来,考研中往届生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24年,往届生首次超过应届生,占比达到51.82%。虽然2025年的具体数据还未公布,但多方预测这一比例将继续增长。

往届生不仅成为考研的主力军,还逐渐改变了考研的格局。

部分高校数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4年考研往届生4544人,占比46%;

西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中,往届生占比30.1%,应届生占比69.9%。

重庆工商大学:连续三年录取的往届生都比应届生多:22年往届生占比50.94%,23年55%,24年54%。

河北大学:2023年研究生中,往届生占比53.6%,应届生占比46.4%。

郑州大学:2022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往届生占比36.12%,应届生占比63.88%。

西北师范大学:2022年往届生报考人数10264人,占比59%。

深圳大学

2023考研往届生12697人,占55.85%;

2022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往届生占比43.03%,应届生占比56.97%。

2021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往届生占35.04%,应届生占比64.96%

这也意味着,往届生不仅数量多,而且竞争力强,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更有经验、更明确目标,在考研的过程中往往能提前做好规划,避免一些盲目的重复努力。

往届生考研的压力,谁懂?

往届生选择二战考研,背后不仅有不甘心的情绪,还有很大的压力。他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高校“劝退”

不少高校在研究生录取后,会开展“二战同学分析研讨会”,分析二战的利弊,提醒同学们要谨慎选择。虽然这些会议的初衷并非让大家放弃二战,但很多同学会把它理解为“劝退”,这种情绪的干扰会加重往届生的内心挣扎。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希望同学们要明晰考研动机,综合考虑自身情况、现实就业状况、备考成本等因素,理性选择考研“二战”,树立正确就业观,处理好就业升学之间关系。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分析了目前二战的情况和形势,引导学生思考考研的意义,建议同学们要综合分析当前考研和就业的区别,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围绕“是否真要‘二战’”“为什么‘二战’”“如何更踏实‘二战’”三个方面,结合往届毕业生相关情况,叮嘱大家要结合个人实际,慎重选择,不跟风、不盲从。

2️⃣ 就业压力

应届生在秋招中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往届生则可能面临“空窗期”的困境。如果二战未能成功上岸,往届生很可能错过许多招聘机会。更有一些公司不看好“间隔年”,认为“没有工作经验”就是空窗期,往届生的就业难度因此增大。

3️⃣ 家人的压力

很多往届生在备考时不得不面临来自家里的压力。一方面,家长支持他们继续考研,但另一方面,一些家长时不时地泼冷水,甚至认为他们“啃老”不务正业。如果长期在家备考,亲戚朋友的“关心”也让往届生倍感压力,这种情绪的压力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复习状态。

怎么办

如果你是应届生:早点确定目标,别在“考不考”、“考哪”上反复纠结,耗费大量时间。跟着规划走,把潜力高效地转化为实力。

如果你是往届生:客观分析去年的失利原因,是基础不牢还是方法不对,或者是其他原因。在大的复盘之后,每天、每周、每月也应该有定期的短期复盘。把经验转化成针对性提分武器,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无论你是应届生,还是已经在考研路上奔波过的往届生,考研的路上我们都是同行者。

考研的旅程不容易,但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崎岖,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