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8-15 09:14 2
本文共计73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分钟。
济宁学生眼巴巴盼着孔子大学挂牌子,教育部规范卡脖子快二十年了,光折腾改名不如多搞点实在研学活动。
曲阜师大考研神校92.6%的通过率,多少本地学生靠它翻身改命。
现在非要挂"孔子"名头,博物馆研究院听着高大上,可文化招牌顶得住考研内卷压力吗?去年十四五规划吹得响,今年七月了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命名规则早堵死了人名当校名的路,济宁硬往上撞,白费功夫。
最近搞的"青春之城"研学活动倒挺接地气。七月十三号启动,四百多大学生挤满曲阜营地,跟着孔子路线走孔庙孟府。四条主题线修身寻根拜圣习武,实景演礼工匠体验,比空喊文化自信强多了。学生能拿专属优惠,人才政策还包就业。旅游局人社局联手推"青春巴士",这才是真把孔子智慧塞进年轻人手里。
曲阜师大几十年攒的考研资源不能丢,改名搞花架子,反倒稀释了硬实力。济宁考生缺的是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是虚名头。政府该学学研学活动的思路,把传统文化揉进课程里,研究院多开点实践课。别让孔子大学成了又一张空头支票。
折腾改名不如扎实提升教育。考研率掉下去,文化招牌再亮也白搭。曲阜师大扎根圣城的名气,可比新校名管用多了。济宁学生最懂,实惠比面子重要。
搞活动办研学是正路。年轻人用脚投票,跟着孔子路线跑,比对着改名文件干瞪眼强百倍。文化传承得靠体验,不是靠改校门牌子。济宁这次踩对了点,早该这么干。
希望少点形式主义。改名闹腾二十年没结果,研学一推出就火。教育部门该醒醒,学生要的是真东西。曲阜师大专注考研优势,加文化特色课就够牛。别再浪费精力杠教育部,提升教学质量才是王道。
研学活动证明一条:文化自信在行动,不在名字。年轻人参与进去,孔子思想自然活了。济宁若继续推这类实事,比筹建十个孔子大学都管用。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