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9-05 09:20 4
本文共计79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分钟。
“到底选哪所中外合办才不亏分?”昨晚榜单一出,家长群里直接炸锅。
港中深第一,昆山杜克蹿进前五,有人松了口气,有人连夜改志愿。
先说最抢眼的港中深。
2014年才开张,短短十年就把第一坐稳,靠的不是噱头,而是真把“中英文双语+通识”玩明白了。
学生大一不分专业,先满世界选课,找到方向再扎进去,这种自由度在国内几乎找不到同款。
上海纽约大学排第二,位置好到离谱——陆家嘴脚下,出门就是华尔街分街。
课程表像拼图,一半华东师范,一半纽约大学,读完直接拿双证。
缺点是贵,但人家明码标价,不玩隐藏消费。
宁波诺丁汉第三,老资格了。
2004年就落地,独立校园这点最香,不用挤在母体大学里当“借读生”。
研究生项目尤其多,想一年拿英硕的,这里几乎是捷径。
西交利物浦第四,苏州工业园区里藏着一座英伦小镇。
工科生爱死它,实验室设备新到发光,大三还能去利物浦本校待一年,机票钱比学费便宜。
昆山杜克这次冲到第五,挺意外。
学校其实2013年才批下来,年轻但舍得砸钱。
小班制,教授比学生多,课堂讨论像开圆桌会。
武汉大学的底子+杜克的招牌,科研经费直接拉满。
后面几位也各有彩蛋。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名字长到一口气念不完,俄语课配红肠食堂,毛味十足。
北师港浸会UIC在珠海,粤语英语普通话三语切换,像拍港剧。
温州肯恩最接地气,美式教育配温州炒粉干,居然毫无违和。
榜单看完,别急着抄作业。
这些学校共同点是:贵,一年十万起步;英文授课多,雅思不过6.5先别做梦;但出口确实漂亮,申研进藤校的概率比传统985高出一截。
一句话 分数够高、钱包够鼓、想绕开高考内卷直接对接海外,榜单前八随便挑。
普通家庭?
建议先算清楚四年总账,再决定要不要为“国际化”买单。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