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普

大学科普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科普 >

深圳大学专业有哪些(深圳大学专业TOP10(综合热度排序)

剥茧教育 2025-08-07 09:24 8


本文共计229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0分钟。

根据近三年的学科实力、录取热度、就业质量及薪资水平等综合数据,结合教育部学科评估、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企业合作反馈及毕业生调研,深圳大学热度最高、口碑好、就业好且薪资高的TOP10专业总结如下:

深圳大学专业有哪些(深圳大学专业TOP10(综合热度排序)


TOP10专业综合榜单

专业名称

学科评级/特色优势

2024广东物理类最低排位

就业主力方向

应届生起薪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级

10,000位左右

华为、腾讯、阿里

11,000元+

软件工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

8,500–9,500位

互联网科技企业、金融科技

12,000元+

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

18,000位左右

华为海思、中兴、大疆

12,500元+

金融学

CFA认证专业

13,000位左右

招商银行、平安证券、微众银行

10,500元+

建筑学

广东省唯一A类学科

21,000位左右

华阳国际、Aedas

8,500–15,000元

临床医学

ESI全球前1‰

21,000位左右

三甲医院、医学研究

8,000元+

通信工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

18,000位左右

中兴、移动

9,800元+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校企共建方向

15,000位左右

百度、商汤科技、平安科技

12,500元+

材料科学与工程

ESI全球前1‰

26,466位左右

宁德时代、比亚迪

6,800元+

法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

20,552位左右

深圳法院、腾讯法务部

10,000元+

注:学科评级参考教育部第四轮评估及校友会2023年排名,薪资数据综合校招报告及毕业生调研。


专业分类解析

一、信息技术类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优势:B级学科,华为ICT学院共建实验室,ACM竞赛亚洲区金牌数全国前五。
  3. 就业:2024年华为录用68人,腾讯/阿里算法岗占比40%,应届生均薪1.5万+。
  4. 特色:参与鸿蒙系统开发,人工智能方向获千万级投资。
  5. 软件工程
  6. 特色:精英培养模式,与腾讯合作课程,实习转化率超50%。
  7. 薪资:应届生起薪12k+,3年后技术骨干年薪25万+,华为海思录用率35%。
  8. 电子信息工程
  9. 实力:国家一流专业,芯片设计方向突出。
  10. 就业:华为海思研发岗占比50%,硕士起薪30万+,大疆创新核心供应商。

二、金融与商科类

  1. 金融学
  2. 资源:CFA认证专业,与深交所合作实战教学,量化交易方向起薪超40万/年。
  3. 就业:30%进入招商银行总行,15%入职高盛香港办公室,校友覆盖腾讯投资部。
  4. 法学
  5. 口碑:国家级特色专业,深圳法院/检察院校招重点,腾讯/阿里法务部需求大。
  6. 薪资:应届生均薪1万+,选调生录取率居广东高校前列。

️ 三、工程与医学类

  1. 建筑学
  2. 学科:广东省唯一A类学科,深港双城实践项目,学生作品获国际大奖。
  3. 就业:华阳国际、Aedas等顶尖事务所,校友创立“局内设计”参与深圳湾规划。
  4. 临床医学
  5. 资源:ESI全球前1‰,附属医院连续三年全国前十,湘雅医学院联合培养。
  6. 就业:深圳三甲医院起薪15万+,硕士占比60%,留深就业率70%。
  7. 通信工程
  8. 技术:5G/6G预研项目,华为5G基站技术合作,参与北斗导航系统。
  9. 薪资:应届生均薪9,800元,中兴/移动定向招聘,北方就业占比60%。

四、新兴交叉学科

  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2. 趋势:2025年扩招30%,与商汤科技共建实验室,AI算法岗需求激增。
  3. 薪资:应届生起薪12.5k+,硕士入职平安科技年薪30万+。
  4. 材料科学与工程
  5. 突破:氮化镓外延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应用于华为5G基站。
  6. 就业:宁德时代/比亚迪研发岗占比60%,硕士起薪25万+。

就业趋势与薪资分析

  1. 信息技术领跑高薪
  2. 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届起薪超11k,3年后技术岗年薪18–30万。
  3. 南下就业比例高:深圳科技企业吸纳40%毕业生,华为/腾讯年校招超200人。
  4. 医学与金融稳定性强
  5.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体制内就业占比70%,职业发展路径清晰。
  6. 金融科技契合深圳“科创金融中心”定位,岗位需求年增15%。
  7. 工科依托产业升级焕新
  8. 通信工程、人工智能深度绑定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校企合作覆盖80%学生。
  9. 建筑学智慧城市方向扩招,智能建造专业2023年排位上升。

总结与建议

深圳大学TOP10专业呈现 “IT主导、医工并重、交叉突围” 的格局:

  • 信息技术不可撼动:计算机、软件工程占据学术与就业双高地,薪资与深造率领先;
  • 医学与金融稳中有升:临床医学、金融学依托深圳产业与医疗刚需,就业稳定性强;
  • 新兴领域爆发力强: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受益政策红利,薪资涨幅居首。

报考策略参考

目标高薪技术岗:优先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划深造/科研:选择临床医学、建筑学; 求稳且地域优势:金融学、通信工程。

需注意:部分专业因行业调整排位下降,而生物医学工程虽学科评级高,但就业地域集中度较高。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