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道

教育知道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道 >

高校高层次人才招聘风波:第二名家长质疑第一名资格,官方回应合规

剥茧教育 2025-07-01 09:06 3


近日,河北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25 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在这场招聘中,面试成绩仅比第一名少 0.14 分的第二名男生的家长,对第一名的资格提出了强烈质疑,认为其不符合选聘公告中关于“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要求,而当地教育和人社部门却回应称学校招聘完全合规,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事件起因:招聘公告引发关注

时间回溯到去年底,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发布了《2025 年度高层次人才选聘公告》。这份公告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众多求职者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公告明确指出,此次选聘对象涵盖了 2025 年 8 月底及以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以及世界排名前 100 名国(境)外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其中,对于“双一流”高校的界定,以 2022 年 2 月教育部公布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为准;而世界排名前 100 名国(境)外院校,则依据 2025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来确定。

报名过程:刘先生儿子积极参与

河北沧州的刘先生,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份招聘公告。他的儿子拥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对这次招聘满怀期待。刘先生的儿子报名参加了其中一个专任教师岗的选聘,该岗位专业限定为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仔细研究招聘要求后,刘先生觉得儿子完全符合条件,于是果断为其报名。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儿子顺利通过了资格审核,成功进入了测评考核环节。这个环节包括面试和专业测评两部分,其中面试满分 100 分,专业测评结果则分为合格或不合格。

考核结果:第二名家长心生疑虑

在紧张而又激烈的测评考核环节中,结果终于揭晓。面试成绩 82.42 分的第一名女生,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专业,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她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进入了体检环节。而刘先生的儿子面试成绩为 82.28 分,仅仅比第一名少了 0.14 分,屈居第二。刘先生的儿子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硕士毕业,该校在 2025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 25 名,学术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当刘先生看到这个结果时,心中却泛起了疑虑。他仔细研究选聘公告后发现,北京体育大学虽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但该校的心理学专业并不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内。按照刘先生自己的理解,选聘对象不仅应该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其所学专业也必须是“双一流”建设学科。因此,他认为第一名女生并不符合选聘条件,这次招聘结果存在不公平之处。

家长反映:多次沟通未得解决

带着满心的疑惑和不满,刘先生多次向学校和相关部门反映这个问题。他希望通过沟通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和公正的处理结果。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回复如出一辙,均称招聘过程没有问题,完全符合规定。这样的回复让刘先生感到十分无奈,他觉得自己和儿子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于是决定继续寻求解决途径。

记者调查:深入了解招聘细节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记者展开了深入调查。记者注意到,沧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沧州市教育局于去年底联合发布了《关于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25 年度高层次人才选聘的公告》。公告明确表示,此次将采取选聘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5 名,选聘对象为 2025 年 8 月底及以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以学信网查询结果为准),以及世界排名前 100 名国(境)外院校的硕士研究生(需经教育部认证)。同时,再次强调了“双一流”高校和世界排名前 100 名国(境)外院校的界定标准。

刘先生向记者透露,往年该校的选聘公告只提到了“双一流”高校以 2022 年 2 月公布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47 所)为准,并没有对专业是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作出明确要求。因此,他认为今年的招聘条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他儿子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记者进一步查阅教育部官网发现,教育部于 2022 年 2 月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在这份名单中,除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可以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外,其他高校均有相应的建设学科。其中,北京体育大学的建设学科为体育学;而心理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仅有北京师范大学。也就是说,即便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均将心理学自定为双一流建设学科,那么也只有上述三所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属于双一流建设学科。如果按照刘先生对选聘公告的解读,能参加这个岗位选聘的境内高校硕士研究生,不可能来自上述三所高校之外。

官方回应:招聘合规解释依据

6 月 30 日上午,记者联系了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多个部门和领导,试图获取更多关于此次招聘的信息。然而,记者并未得到有效的回复,这让事件的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沧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回复记者表示,当事人此前曾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反映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认真核查,确认学校招聘合规,并且已经将结果告知了本人。如果记者想要了解这个招聘更多的情况,建议去找学校和主管部门教育局。

沧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也向记者透露,当事人不仅向教育局反映过问题,还向纪检和上级部门都反映过。学校方面也有相应的回复,明确表示此次招聘只要求应聘者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并没有要求其就读的专业必须是双一流专业。

事件反思:招聘规则与公平之思

这起高校高层次人才招聘风波,看似只是一起简单的资格争议事件,但却引发了我们对招聘规则和公平性的深入思考。在当今社会,高校人才招聘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招聘规则的制定应该科学合理、明确清晰,既要保证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又要确保公平公正,让每一位应聘者都能在平等的环境中竞争。

对于应聘者来说,在参与招聘前,一定要仔细研究招聘公告,明确各项要求和条件,避免因为对规则的理解偏差而产生不必要的争议。同时,当遇到问题时,也应该通过合理的渠道和方式进行反映和沟通,寻求公正的解决方案。

而对于学校和相关部门来说,在制定招聘规则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尽量避免出现模糊不清、容易产生歧义的条款。在招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则办事,确保招聘过程的公开透明。当出现争议时,要及时、准确地回应应聘者的关切,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处理结果,以维护招聘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这起事件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官方的回应,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却远未结束。我们期待在未来的高校人才招聘中,能够更加注重规则的完善和公平的实现,让每一位有才华的人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