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道

教育知道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道 >

教育部部署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严控作业总量 强化安全教育

剥茧教育 2025-07-17 09:08 1


7月16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暑期汛期叠加、安全风险加剧的形势,从作业管理、安全教育、家校协同等多维度作出部署,全力保障中小学生度过平安假期,明确要求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作业管理:杜绝手机布置 落实减负要求

《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需严格遵循"劳逸结合、综合发展"原则,科学控制暑期作业总量,规范作业布置流程。特别强调禁止通过手机端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或要求家长代为检查批改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保师生假期"减负不减质"。同时,针对节假日违规补课现象,《通知》重申禁止提前开学、延迟放假等行为,坚决遏制"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反弹趋势。

安全教育:聚焦重点风险 强化防范意识

针对暑期易发高发的安全事件,《通知》要求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防溺水、防火灾、防交通事故、防网络诈骗、防欺凌性侵等专题教育。通过发布安全提示、案例警示、互动问答等内容,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各地教育部门需在放假前集中开展安全专项教育,确保覆盖全体学生,并重点提醒学生远离危险水域、注意交通安全、谨慎使用网络。

家校协同:关注特殊群体 引导理性选择

《通知》强调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学校通过家访、微信群、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提醒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合理安排孩子暑期生活,及时关注思想动态和行踪,避免出现监管"空档期"。同时,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夏令营、研学等活动,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机构,防范侵害学生权益事件发生。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通知》要求主动联合民政、妇联等部门,提供安全教育、心理援助等针对性帮扶。

托管服务:整合社会资源 解决看护难题

为缓解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通知》鼓励各地教育部门联合街道、共青团、妇联等单位,依托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馆等社会资源,开展体育锻炼、艺术活动、阅读指导等公益性托管服务。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坚持"自愿参与、公益普惠"原则,提供作业辅导、兴趣拓展等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但禁止强制要求教师参与非教学任务。

整治形式主义:减轻教师负担 聚焦主责主业

《通知》特别提出要整治形式主义,明确禁止将超出教师职责范围的工作(如巡河护林、交通协管等)摊派给学校和教师,避免通过签订责任书、频繁打卡等方式加重教师负担。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确保教师聚焦安全教育宣传等主责主业,为基层学校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此次《通知》的发布,体现了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假期安全与健康成长的重视,通过多维度措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防护网,为全国中小学生筑牢暑期安全屏障。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