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张玉玺的母亲周女士与柬埔寨园区人员进行了多达6次的语音视频通话,确认了张玉玺被困的事实。园区方面坚称,只有支付赎金,才能将张玉玺送回国。面对这一困境,周女士四处借钱,甚至考虑卖房筹款,但对方始终未释放张玉玺。
"妈妈,你别救我了!"
当21岁大学生张玉玺,在柬埔寨园区的电话里,哭着说出这句话时。
电话那头,是他已经卖掉老家房子的母亲。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正在发生的真实悲剧。
故事的主人公,是 21 岁的山东大一学生张玉玺。
7 月 5 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张玉玺通过网络招聘,应聘 “高薪客服” 岗位,而后踏上了前往广西的旅程。
之后的日子,张玉玺突然失联。
焦急万分的家人,联系不上孩子后,迅速报警。
经过警方调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 —— 张玉玺身处柬埔寨,且疑似与其他 3 名学生,一同被诱骗至境外。
随后,母亲周女士,先后接到了来自柬埔寨某园区人员的电话,对方告知她:
1、张玉玺被人骗了,是他们把他救了出来。
2、他们是正规公司,不是贩卖人口的,也不是菜市场,不能讨价还价。
3、必须凑齐20万赎金,先打钱,才能把张玉玺放回来。
4、如果不还钱,只能让张玉玺留在这里打工,把钱还清了,才能放回去。
救子心切,周女士瞒着警方,偷偷卖了老家的房子,凑了10万。
在沟通中,她说自己真的没钱,希望对方通融一下,给他们10万,让孩子先回来。
结果可想而知,对方见不到钱,绝对不会放人。
多次沟通无效后,张玉玺在和母亲的一次通话中哭诉:“妈妈,我求你了,你别救我了。你自己好好生活,我在这里慢慢赔付。”
走投无路之下,周女士把这段录音曝光到了网上,寻求帮助。
作为一位母亲,看完整件事的经过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孩子暑假打工赚钱,是为了贴补家用,谁都不想出事。
可还是涉世未深,抵不过高薪的诱惑,掉进了诈骗的陷阱。
遇到这种情况,没有哪一个父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受罪,肯定会想方设法救他出来。
但是,营救的方式,绝对不是“按照骗子的要求打钱”就可以。
如果这个公司,真的是正规公司,真的是所谓的“好人”。
就应该好人做到底,直接把孩子送回国内。
而不是,一次次逼着父母筹钱。
这个时候,如果信了他们的话,才真是活见鬼呢。
而且,这些骗子很狡猾,善于利用父母焦急的心理,逼着他们就范。
比如,让你和孩子通话,但又不让你见到孩子。
如今,AI盛行,谁的声音,都可以模仿。
电话那头,是张玉玺的哭诉?还是人工合成的骗子?没人能分辨出。
但是,救子心切的父母,盼儿早归的父母,有时候明知是谎言,却还是一次次打钱过去。
千金散尽之后,也未必能看到孩子平安回家。
这起案件并非孤例,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年轻人求职心切的心理,设下重重陷阱:
虚假高薪诱惑:以"月入3万包吃住""轻松工作"为诱饵
伪造工作证件:承诺办理正规工作签证实则非法滞留
扣押护照人身控制:一到国外就没收身份证件限制自由
暴力威胁亲属:通过视频通话展示暴力场景勒索钱财
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此类犯罪重灾区,受害者多为20-35岁的求职者。
犯罪集团往往披着"正规公司"外衣,实际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非法活动。
面对日益猖獗的海外务工诈骗,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警惕"熟人介绍"的高薪工作,要求查看公司营业执照、劳务合同等正式文件。
查询中国商务部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单,只选择正规劳务中介。
坚持陪同孩子参加面试,了解公司实际运营情况。
保存孩子护照等重要证件复印件,一旦失联立即报警。
教育子女树立正确就业观,拒绝"天上掉馅饼"的诱惑。
周女士和孩子的遭遇,给所有家长敲响警钟。
当我们为孩子规划前程时,当孩子外出务工时,安全永远是第一考量。
那些看似光鲜的海外高薪工作,可能正是吞噬青春的深渊。
目前,广西警方已对此事立案调查,并成立工作组开展排查搜索工作。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也已接到相关求助,并表示将密切关注此事进展,积极协助家属解决问题。
我们呼吁广大青年学生,在寻找工作时要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惩处这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