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9-04 10:00 16
本文共计118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分钟。
按照国家的规定,每一个地区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是按照60%~30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工资确定的。
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是按照上年度本人工资收入的月均值来确定的。比如说上年度每月基本工资是5000元,还发了一笔年终奖1万元,另外各种杂七杂八的加班费是5000元,各种津贴补贴每月500元,那么职工上年度工资收入为5000元×12+1万元+5000元+500元×12=8.1万元,这样实际上缴费基数应当是每月6750元。缴费基数包括了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
如果我们的工资低于60%的社平工资或者超过300%的社平工资,那么只能按照缴费基数下限或者上限来缴费。
可能有的人疑惑,缴费基数高,缴纳的社保钱数就多,相当于为社保养老金贡献的大,为什么不取消缴费基数上限呢?
按照国家规定,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跟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因素挂钩的。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就越高。
参加养老保险产生的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建账前缴费年限确定的就不介绍了。
基础养老金部分,如果是300%档次缴费,缴费指数就是3左右,缴费一年可领取2%的社平工资。如果是500%,可以领取3%。社平工资在一些地方也称为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海市最高,去年达到了12307元。
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基础养老金部分会随着档次越高而越高。
基础养老金的形成是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跟个人缴费无关。如果说缴费钱数没有上限的话,这种情况下会大大增加用人单位的负担,而且也会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特别是高收入人群,一般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比平常人好,他们的预期寿命会更长一些。从地区之间的人均预期寿命偏差就可以知道,北京、上海等地人均预期寿命要远高于艰苦边远地区。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实际上是常年亏本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比如说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而人均预期寿命2024年已经达到了79岁,虽然说男性预期寿命略短一些,但普遍也能领取十五六年养老金。
个人账户的余额每年会按照国家规定计算利息。如果一个职工的缴费基数达到10万元,一年个人账户就会积累9.6万,40年能够达到四五百万元。每月养老金仅这一部分就能达到一两万元,而且个人账户的利息还比银行存款高。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又不会亏本,因为去世以后余额可继承。所以,高收入人群自然希望养老金越高越好,而且还可以避税。
综合来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社会基本保障之一,具有提低限高的作用,不会造成太大的养老金收入差距的,因此才有缴费基数上下限。
真正要做的,一些专家建议要缴费基数下限向最低工资靠拢,这种情况下能够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群体的参保负担,或会更受欢迎一些。#养老金计算#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