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考研

我要考研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我要考研 >

考研预报名(26考研报名时间确定!)

剥茧教育 2025-07-19 09:29 7


本文共计194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钟。

众所周知,25考研预报名时间延期了近半个月,是由于去年诸多院校临时改考,很多院校到9月底都没有公布招生简章、招生目录,以及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没有审核完毕,所以整体报名时间延后!

考研预报名(26考研报名时间确定!)

但是!今年大概率恢复正常,大家做好准备!

图源:25考研研招网

最近多所院校发布了26考研招生简章,其中黄冈师范学院、三峡大学等院校提及了关于26考研的报名时间:

01.

黄冈师范学院

02.

三峡大学

根据以上院校信息基本可以确定,2026考研报名时间如下:

预报名时间:9月24日-27日,每天9点-22点

正式报名时间:10月8日-25日,每天9点-22点

03.

关于预报名和正式报名

① 预报名和正式报名,完全一样,只要参加一个就行

② 所有应届生都可以参加预报名,但往届生能否预报名要看当地政策:按往年信息,广西、四川、内蒙古、辽宁、湖北、宁夏等地的往届生,不能预报名

③ 报名的时候需要选择「报考点」,也就是咱们初试考试的地方,考点可能需要抢,先到先得,特别是重庆、成都、天津、河北等地,年年爆满!

虽然抢不到,也不至于没法考试,但可能会分配到较偏僻的地方考试,会很麻烦!但是像山东、湖南、吉林等地,就不必惊慌了,报考点都给你随机分布好了!

④ 报名成功的标志:缴费成功,并且生成报名号,缺一不可

⑤ 报名费每个地方不一样,如果取消报名,能否退款,完全看各地政策,退款时间一般要等12月考试结束

各位准研究生放心,到时候学姐会出保姆级教程,逐字逐句带你报名~

学姐在此特意整理了,大家还在迷茫的,直接抄作业吧~

01.

2025年7月-8月 强化阶段

关注招生信息变化,暑假系统强化复习

1️⃣ 官方重要时间点

7月:各校2025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

8月:院校官网陆续更新2026考研招生信息。

2️⃣ 重点关注点

这一阶段可能有部分院校会更新招生信息,所以我们要及时关注各方考研资讯、招生简章,关注全国研究生招生的新信息,目标院校的新通知等。

复习方面,这一阶段极其考验咱们的自律~由于暑假一般是在家,所以整个学习环境、氛围可能没有在学校图书馆里那么的正式。

但咱也要守住自己的学习底线,每日按计划完成自己的复习进度哈!

3️⃣ 复习建议

①英语:继续背单词,强化语法,保持阅读训练,同时把常考点、重难点做好整理。

②政治:把考研政治的所有知识点过一遍,梳理基础的知识体系。带着配套习题进行熟悉知识点。

③专业课:带着基础的知识体系以及重难点过一遍教材,扫清知识盲点、难点,同时完成相应的专业配套练习。

02.

2025年9-10月 冲刺阶段

注意大纲变化,考研报名,强化复习

1️⃣ 官方重要时间点

9月上中旬: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发布,各院校招生简章陆续公布

9月下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预报名

10月中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正式报名

截止到10月底:大部分高校专业课自命题考试大纲发布完毕

2️⃣ 重点关注点

研究生考试大纲发布后,需要及时查看大纲以及解析,针对大纲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以及复习重点,特别要注意大纲新增和变化的考点,可能新增的考点和变化的考点就是今年出题的重点。

另外 关注指定参考教材、初试科目等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招生专业是否有调整,关于教材之前学姐已经发过相关文章,大家可以自行查看~《已通知!26考研多所院校初试科目调整!》

由于考研报名和其他大学相关考试报名有些区别,所以每年报名期间都会有很多同学在报名环节遇到问题,从而导致未能及时成功报名,所以大家要提前了解报名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保证报名成功。

3️⃣ 复习建议

①英语:单词及阅读训练;研究历年真题;学习各类型范文里的优秀表达。

②政治:根据大纲复习,一边看书一边做题;在遇到不会的或者做错的题目要回归书本并理解强化。

③专业课:把重难点着重解决,对于基础的知识点要进行整合;配套的练习要持续进行,同时结合真题反复看消化教材内的考点。

03.

2025年11月-12月 考试阶段

2025年11-12月报名确认,打印准考证,冲刺复习,初试

1️⃣ 官方重要时间点

11月上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确认

12月中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准考证打印

12月下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2️⃣ 重点关注点

报名结束后会有确认环节,一般是现场或网上确认。由于确认时间一般只是几天左右,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时关注确认公告,提前准备好相关确认材料。准考证打印通道一般提前十天左右开放,同学们要记得及时登录下载打印好准考证。

3️⃣ 复习建议

1.英语:词汇和阅读继续保持,背作文,每天做全套真题找感觉。

2.政治:查漏补缺,依据思维导图、知识框架进行多次回忆背诵。

3.专业课: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查漏补缺,重新回归教材。回顾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模拟做题,重点记忆。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