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9-04 07:18 12
大学为什么叫大学?
大学为什么叫大学?从字面意义来看大有广博宏大之意,学则代表学问学术。大学二字寓意着这里是一个追求广博知识,开展高深学术研究的地方。它区别于基础教育阶段,大学不再受限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是更注重专业领域的深度探索和学术创新。
从历史发展角度讲,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最初是为了培养神职人员和学者而建立的。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大学逐渐成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学术平台了,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思想。在现在社会,大学更是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所以大学这一名称不仅是对学术地位和功能的概括,更是对其所承载的使命和价值的体现。
“大学”和“学院”差别到底有多大
当我们谈论本科学院和大学时,不少专升本考生心存疑问:明明都是本科,为什么有的叫“大学”,有的叫“学院”?是不是叫“大学”的实力更强?“学院”是不是低一档?
事实上,教育部对高校命名设有明确标准,“大学”与“学院”并非随意自称,而是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师资等多个维度上存在硬性区别。让我们一起解析背后的规则。
五大区别,一目了然:
1.办学规模不同
大学:要求全日制在校生总数≥8000人,研究生数占比不低于5%。
学院:在校生总数通常≥5000人(艺术、体育类院校可适当放宽)。
2.学科与专业覆盖
大学:须覆盖3个以上学科门类,至少拥有2个硕士学位点,本科专业不少于20个。
学院:应具备1个主要学科门类,并设置3个以上专业。
3.师资力量对比
大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20%,高级职称教师总数≥400人。
学院:教师总数≥280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30%,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30%。
4.教学与科研侧重
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需拥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科研经费及实验室等硬件支撑。
学院:更侧重于教学,必须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且成绩达到“良好”以上。
5.基础设施
在校舍面积、图书册数、仪器设备等方面,两者基本达标即可,实际差距并不明显。
专升本学生应如何理性选择?
很多人盲目追求“大学”头衔,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因素:
若你重视学术氛围、跨学科资源、未来考研,“大学”通常是更合适的选择;
若你更倾向于专业深耕、技能实践、就业导向,很多“学院”在特定领域的实力远超普通大学!
比如这些优质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界的翘楚)
中央美术学院(顶尖美术学府)
上海商学院(商科人才培养高地)
5所“学院”更名“大学”中
近期,浙江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高校公示:绍兴文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闽江学院、赤峰学院、榆林学院5所高校拟分别更名为绍兴大学、湖州师范大学、闽江大学、赤峰大学、榆林大学。
拟更名为大学,说明这些学校进步很快,实力已经达到了“大学”的标准。在了解具体哪些学院更名前,不妨跟求学君来看看以“学院”更名为“大学”有哪些标准。
“学院”更名“大学”的标准
学院更名大学需要满足哪些要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学院”与“大学”之间在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等方面有着清晰的界定。
可见,“学院”和“大学”,虽一字之差,却是高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表现。对于考生来说,在就业时,很多时候毕业证上的“大学”二字,比更名前的“学院”更有含金量。
院校介绍和分数参考
绍兴文理学院→ 绍兴大学
2025年8月4日,浙江省教育厅网站发布公示:将绍兴文理学院更名为绍兴大学。
院校介绍:绍兴文理学院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浙江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立足地方,师范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等)与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拥有直属附属医院)是两大传统优势领域,底蕴深厚,本地认可度高。此外,像纺织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应用型工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结合紧密,也可关注。书法学(兰亭校区)特色鲜明。“祖楠班”(卓越教师养成班)是绍兴文理学院师范生培养的一张“金名片”,有小学教育(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和英语(师范)3个专业通过普通高考进行“祖楠班”招生,实行独立编班,精英化培养。2025年录取分数参考:在浙江,2025年普通类专业投档最低分为537分(位次128027),护理类投档最低分为580分。
在广西,2025年物理组投档最低分为485分(位次67256),历史组为512分(位次13734)。
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大学
2025年8月4日,浙江省教育厅网站发布公示:将湖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州师范大学。
院校介绍:湖州师范学院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是浙江省属的公办本科高校。学校的师范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等)是它的王牌,在省内基础教育界口碑很好。护理学也实力强劲,拥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实践机会多。近几年,学校的工科和商科发展很快,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等专业,与本地产业结合紧密,就业前景不错,地方认可度较高。
2025年录取分数参考:在浙江,2025年普通类专业投档最低分为550分(位次111781)。
在广西,2025年物理组投档最低分为458分(位次89560),历史组投档最低分为507分(位次14929)。
闽江学院→闽江大学
2025年7月17日,福建省教育厅网站发布公示:将闽江学院更名闽江大学。
院校介绍: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福建省属的一所公办本科院校。学校由福建省与福州市共建,发力于应用型学科。其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传统特色,底蕴深厚;此外,电子商务、会计学等商科专业发展迅速,背靠福州产业,实践性强;热门领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等也不差。学校的新华都商学院知名度较高,办学模式有特色。
2025年录取分数参考:在福建,2025年物理组普通类专业投档最低分为520分(位次54409),新华商都学院投档最低分为530分;历史组普通类专业投档最低分为521分(位次11007),新华商都学院投档最低分为533分。
在广西,2025年物理组普通类专业投档最低分为471分(位次78542),预科批投档最低分为443分;历史组普通类专业投档最低分为491分(位次19122),预科批投档最低分为468分。
赤峰学院→赤峰大学
2025年8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公示:拟向教育部申报“赤峰学院更名赤峰大学”事项。
院校介绍:赤峰学院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是内蒙古东部地区一所公办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学校带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其师范类(如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医学类(如临床医学、蒙医学)是传统优势领域,为当地培养了大量师资和医疗人才。历史学(侧重红山文化、辽金史研究)和口腔医学专业也颇具特色,在区内有较高认可度。
2025年录取分数参考:在内蒙古,2025年物理组本科提前批投档最低分为543分(位次18077),本科批普通类专业投档最低分为396分(位次62560);历史组本科批普通类专业投档最低分为462分(位次14602)。
在广西,2025年物理组投档最低分为417分(位次128515),历史组为443分(位次35455)。
榆林学院→榆林大学
8月12日,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发布公示:拟向教育部申报的“榆林学院更名榆林大学”事项。
院校介绍:榆林学院坐落于陕西省榆林市,是陕西省属的一所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学校深度扎根能源重镇,其能源类专业(如油气储运工程、采矿工程)是核心王牌,与本地产业结合紧密,就业优势突出。同时,农牧类(如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和师范教育也是传统优势领域,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报考注意:学校位置在陕北,气候较为干燥,风沙较大,南方的同学报考前需做好心理和生活准备。
2025年录取分数参考:在广西,2025年物理组投档最低分为439分(位次106909),历史组投档最低分为464分(位次27482)。
对考生来说,一方面录取分数可能上涨,因校名吸引力增强会吸引更多考生报考,竞争更激烈;另一方面,大学可能会拓展学科领域、增设新专业,考生的专业选择范围会更宽。不过需注意,校名只是参考,考生和家长仍需关注学校实际的学科实力、特色专业、就业率等核心指标,避免仅被校名误导。
上大学的意义不能止于记住知识点
时代在变,大学生的成长轨迹也随之改变。当下的大一新生,与28年前同为大一新生的我,差异显著。
1997-2001年的本科时光里,我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几乎天天打球,周末做家教补贴生活,会大胆追求心仪的人,也常约着下馆子聚餐。我们偶尔泡图书馆,大多是在考试周前。那时的大学生活,开心、轻盈又充实——课堂学习、考好成绩固然重要,却不是大学生涯的全部。
如今作为大学教师,我目睹的现状是:现在的大学生过得辛苦又疲惫。很多大一新生刚入学,就开始规划转去热门专业、刷高绩点,为保研或考研铺路。不少人起早贪黑泡在图书馆,埋头读书背书,只为考取各类资格证书。
不少同学在教室里上课的常态是,自己打开笔记本电脑做自己的事,所谓的“自己的事”就是“与考研或考公有关的事”。无论课程是必修还是选修,只要不是考研目标院校的必考科目、与考研关联不大,就“人在心不在”。你不是要记考勤吗?我来,但我就是不听,你讲你的,我复习我的,井水不犯河水。
每到学期末考试周或考试结束后,给任课老师留言“求捞”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很多学生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研或考公,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在校期间的平均成绩当然也“有用”,经常不去上课,去上课了也没听,怎么办?只能“求捞”。
我深知这背后有现实因素的驱动:就业形势严峻,本科文凭难以敲开优质用人单位的大门;“唯学历论”仍在盛行,急功近利、精致利己的思想也影响着年轻人。这些不良环境与风气,短期内难以改变。
我想说的是,上大学的意义不应止于记住知识点、考出好成绩。大学最核心的功能与意义,在于为大学生塑造思维方式,培育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探究精神、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提升其对真实生活的感知力与辨识力,坚定他们对某种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笃信与追求,助力他们明确并践行真正想要的生活,以及引导他们为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进程贡献力量。
笔者斗胆对大一新生提几点建议。
把心态调整好。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试着保持从容,按自己的节奏前行,在探索中找到真实的自己,逐步明确大学定位、专业方向与人生目标。要知道,专业与人生目标的确定需要过程,急不来。唯有慢慢体验大学生活,通过学习不同专业知识、发现自身潜能、积累智识,才能找到更接近“真我”或“本我”的自己。
对知识的认知要宽泛与广义一些。不要把知识狭义地理解为书本知识,从老师那里输出的知识,更不要功利化地解读为“唯有考试涉及的知识才是知识”。知识有很多分类,专业知识很重要,专业之外的知识也很重要;源于真实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的知识很重要,看似无用的知识也很重要。我的意思是,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决不能止于专业内的知识,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
要厚植多元与包容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人生本就有多样面向、多种活法,所谓成功或理想的人生,从不是只有一条路径可走。当物质基础得到一定保障后,更应追求精神层面的丰富与多元,避免做“单向度的人”“同质化的人”或“高度趋同的人”。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有形形色色的人,有形形色色的思想与观点,浸润其中,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会受到影响,甚至发生重大改变。大学生当抓住这样的宝贵机会,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大一新生不妨多参与各种活动,多接触不同背景的人,多了解不同的观点与思想,多踏勘大学所在的城市及社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大大方方去旁听,阅读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而不限于本专业,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开发与激发,让自己接近一个完整与“全能”的人。如此,大四毕业时,我们就会自信满满。因为我们已经很了解自己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适合干什么了,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与判断了。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