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道

教育知道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道 >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全球至今有多少个国家还未加入联合国)

剥茧教育 2025-09-04 09:16 5


本文共计230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0分钟。

自打二战落下帷幕,联合国这组织就没消停过。它成了世界各国觉得“别打了,一起坐下来聊聊”的桌子。这桌上坐了多了去了,桌上的规矩又特别多。七十多年里吧,说它没做点事也不公平,该拉架的拉架,该调停的调停。不过偏偏,总有些解决不了的麻烦,连桌子都没让人家进。到底凭啥还真有国家不进联合国?是不是外面的都算是“非法团伙”了?有点看不顺眼,但也说不好。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全球至今有多少个国家还未加入联合国)

纯粹的“另类”不多,这不,真数起来也就是那一小撮,其中最显眼的,梵蒂冈。谁都知道它小,世界最小的国家,0.44平方公里窝在意大利首都里头,不见得有几个足球场大。就是这巴掌大地方,历史却不短,天主教的顶梁柱。往前数几百年,你别看它一天四季如春,当年教皇手里的权比国王大多了,整个欧洲的皇权不敢轻易碰神权。

回头讲格利哥里七世那会儿,他可不是知足常乐型。权力想多拿,就不许皇帝插手教会的事。这就惹恼了德国的亨利四世,人家皇帝哪甘心权力再被分一半,彼此闹矛盾。结果格利哥里七世玩了把狠的,小小一句话把皇帝开除了教会。你说,一个“信徒证”就能把王权掀翻?不可思议!可在那会儿,好家伙腾地炸锅,谁还听一个被神抛弃的皇帝嘀咕?

亨利急得团团转,政令没人听使唤,崩盘了。别的办法没了,放下面子、光着脚翻雪山,跑卡诺莎门口排队求赦免。三天三夜冻着等个机会,那绝不是作秀,为了皇位什么都认。等赦免下来,反正民心回来了。你说那会儿神权有多高?直接成了压在皇帝上的天花板。这种局面一直拖到欧洲大解放才陡然崩塌。神权一落千丈,梵蒂冈也收着一亩三分地不松口,嘴上说是“神的子民”,可实际就是自家过自己的小日子。

现在梵蒂冈还自封教皇为元首,不羁于俗世法律。这态度你说夸张吧人家还挺认真,联合国不公开扶持宗教,梵蒂冈也不准备让步,要世俗的“法律”约束?门都没有!但饭碗也不能砸了——成了联合国观察国,那是大家“互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真别小瞧,“观察国”身份可让它插手不少国际事务,座上客还不是路人甲。

换巴勒斯坦,又是另一番光景。它问题根本不是“信仰”那点事,全是现实撕扯。二战后,犹太人折腾得够呛,亟需个落脚地,于是想在巴勒斯坦自家老宅子拉起新国家。可此地已有大批阿拉伯人居住,怎么能说搬就搬?英国人一拍脑袋递交联合国提案,像分蛋糕一样硬生生划出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没太商量。美英发话这事就通过了。于是,1948年以色列宣告成立。随即阿拉伯联盟不干,打了几十年,战火连绵,和平何其难得!

巴勒斯坦一直不愿进联合国,“这球场你们不讲理,我何必陪你们踢?”本就感觉受了欺负,加上美国对中东石油的“特殊爱好”带来极大猜疑,加入联合国这谈不上吸引力。明明没进联合国,外交却并非一潭死水。实打实地和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身份有点尴尬,却绝非“黑户”。2011年混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隔年又获“观察国”身份,美国跳脚反对,奈何世道如此,别的国家觉得“给个身份也无妨”。

这种身份有啥实用?你说有也有,说没好像也没啥,关键看阿拉伯世界自己怎么想。要说也奇怪,巴勒斯坦在国际上这日子过得,比不少挂名国家还体面,也没人拦着。

再说别的小国家,岛上的冷门“玩家”,比如太平洋深处的纽埃岛。几百年前这里就有人住,结果近代归了新西兰。可纽埃人也没啥“宗主情结”,岛上自管自,行政立法自己来,倒是外交、国防还得让新西兰帮着擦屁股。是不是难堪?人家觉得挺好。毕竟人少也没法折腾——整个纽埃岛人口不过1700人,草率点说,连小村都比不过。库克群岛也差不多,人不多,离新西兰近,历史缠绕不开。除了独立自治,剩下的就靠新西兰撑腰。

其实那种“大家都并不热衷于独立”的淡漠心态挺直接。身边有个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家里才这么点人,吹气都能被吹跑,还敢说不要大哥罩着?外交和国防完全独立,没那底气。联合国或者说“全世界的牌局”,自然也插不上手。倒是文教等搞点名头,还真混上了会员,真真假假,反正也懒得计较。

说起“传奇国家”,马耳他骑士团永远是讨论桌上的异类。想象一下,一个叫“骑士团”的玩意儿能自称国家,现实里他们的身份乱得连自己人都不怎么懂。起初不过是医院的“志愿者”,专门伺候十字军伤员。后来壮大、拉帮结派,成了介于传教与武力之间的混合体。教皇为它背了书:你们谁都不附属,独立于世俗之外,不用交钱、不听别人使唤。那阵势,光凭一纸许可就闹得有模有样。

可惜,跟随教廷的大腿只是起步,往后政治风雨无常,骑士团流落四海。马耳他岛寄居时间最长,却也不得长久。十八世纪末被拿破仑赶出家门,国土没了,自此“国家”只剩下办公楼,租着罗马的地盘。现在近万人自称骑士团成员,出过不少名人,国际事务上也不咋落单。有元首,有宪章,有护照有邮票,啥都有。唯一就是没国土。

你说,没有土地怎么称国家?可意大利就是给了大使级待遇,派官员住在自己首都的骑士团“大使馆”。这荒唐吧?早上走出家门,转个弯又成了大使,笑得人肚子疼。有人摆明说这“团”根本不算国家,没有国土零出头。

不过欧洲人没那么较真——马耳他骑士团依旧在国际场合混个半熟脸。要是说严格,梵蒂冈那0.44平方公里都算大国,骑士团顶多个“行政实体”,没有资格当正式会员。可理归理,现实中,大家凑个热闹,也没觉得怎么不妥。

除了上述这几个,像西撒哈拉、科索沃那种自己说自己是国,却多数国家都眼观鼻鼻观心,说到底还是个“地区”。还有些地方模棱两可,连“声名狼藉”都懒得提。

说到底,谁进不进联合国这事儿,外人操心着急不如自家舒服最重要。什么标准都得让自己的百姓活得明白痛快。回头一想,咱国内早期也没在联合国,抗美援朝的时候不照样“折腾得全世界刮目相看”?实力在这,手续是早晚会补上的。

这世界也就这么回事,不进联合国的国家未必活得稀里糊涂,进了也不一定能高枕无忧。桌子摆着,入不入席,各家数着盘算,关键还是看自家日子过得咋样。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