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8-28 09:46 10
本文共计84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分钟。
“200万买个户口,值吗?”——这问题一抛出来,评论区立马炸锅。
有人直接甩一句“我一年都攒不下十万,200万得攒到退休”,也有人冷静回怼“有了户口,孩子高考少掉一层皮”。
两边吵得火热,但说到底,大家心里都绕不开那三件事:孩子上学、看病排队、工作门槛。
先说孩子。
北京户口确实能让娃在幼升小、小升初的摇号里多几张入场券,高考分数线也比河北、河南低一截。
可别忘了,这200万要是拿去天津落户再配一套学区房,孩子照样能蹭到高考红利,还多出一套房。
账一算,不少人心里就开始打鼓。
再说看病。
三甲医院挂号确实对本地户籍更友好,但真到了要命的大病,黄牛号、国际部、商业保险,哪样不比户口来得快?
200万存个大额存单,利息都够一年几次特需门诊了。
有人自嘲:“我缺的不是户口,是号贩子的人脉。”
最扎心的是工作。
北京央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启事里,“京户优先”四个字明晃晃,可优先不代表必须。
互联网大厂、外企、创业公司,谁真卡户口?
真有能力的人,猎头电话比户口指标先到。
反倒是那些为了户口挤进体制内的人,干了几年发现工资涨幅跑不过房价,开始怀疑人生。
法律也摆在那儿:户口买卖违法,灰色渠道的钱砸下去,可能连个响都听不到。
有人折腾五年,积分落户刚够线,政策一变又得重新排队;有人干脆放弃,跑去成都、杭州,拿着同样的年薪,房价却只有三分之一。
朋友圈晒娃、晒房、晒旅行,谁看得出有没有北京户口?
说到底,200万不是小数目,它能让一个普通家庭直接少奋斗十年,也能让一个年轻人背上沉重的“身份债”。
有人愿意用青春换张门票,有人宁愿拿钱去换自由。
两种选择都没错,错的是把户口当成人生唯一的通行证。
城市很大,活法很多。
北京户口像一张VIP卡,有它确实能少排点队,但排到了就一定能开心吗?
未必。
毕竟,生活的幸福感从来不是一张纸决定的,而是银行卡余额、家人健康、心里那口气决定的。
200万值不值,得先问问自己:到底想买的是户口,还是一份“不会掉队”的安全感?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