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道

教育知道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道 >

山东航空学院83名学生作弊被公示 校方回应:人数属实但网传配图系误用

剥茧教育 2025-07-03 14:22 12


7月2日,山东航空学院因期末考试83名学生作弊被公示引发关注。校方回应称,违规人数与公示内容属实,但网传“学生手持横幅”配图实为山东交通学院航空学院旧照,与该校无关。

一、事件直击:83名学生作弊被公示,违规行为曝光

根据山东航空学院教务处官网6月29日发布的《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核违规作弊曝光台》,本学期期末考核中共有83名学生因作弊被通报,涉及多个学院及专业。公示名单显示,学生违规行为包括:

  • 携带小抄、文具袋藏考试相关内容
  • 学生证内写有考试答案
  • 手上书写考试内容
  • 交换答题纸、草稿纸
  • 携带手机拍摄试题

校方处理

  • 公示信息已隐去学生姓名及学号,仅保留学院、专业及违规类型;
  • 强调“绝不公布作弊学生照片”,保护学生隐私。

二、校方回应:配图系误传,公示流程合规

针对博主爆料中使用的“学生手持遵守考试纪律横幅”图片,校方工作人员明确否认:

  1. 图片来源:经核实,该图片为山东交通学院航空学院2023年诚信考试动员大会现场拍摄,与本次作弊事件无关;
  2. 公示原则:学校仅通过官网发布文字公示,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学生形象信息。

三、深度追踪:高校考试监管为何趋严?

1. 学术不端零容忍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发文强调“严肃考风考纪”,要求高校完善考场监控、手机信号屏蔽等技术手段。山东航空学院此次公示,正是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具体举措。

2. 作弊成本显著提高
根据该校学生手册,考试作弊者将面临:

  • 取消当科成绩,记入档案;
  • 撤销奖学金、保研资格;
  • 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开除学籍。

3. 诚信教育缺位引反思
有教育学者指出,部分学生抱有“及格即可”心态,试图通过作弊规避挂科风险。此次事件暴露出,高校需加强过程性考核,减少“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四、舆论热议:作弊公示是否侵犯隐私?

支持方

  • “公示是警示他人的必要手段,作弊者需承担后果。”
  • “隐去姓名学号已保护隐私,透明化有助于维护考试公平。”

反对方

  • “过度曝光可能引发网络暴力,应优先以教育为主。”
  • “部分学生因紧张误触规则,公示需区分情节轻重。”

法律视角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有权对考试作弊进行纪律处分,但需遵循“程序正当、证据充分”原则。山东航空学院此次公示内容仅包含违规类型,未泄露学生身份信息,符合合规要求。

五、延伸阅读:高校如何构建诚信考试体系?

  1. 技术赋能
  • 推广AI监控、人脸识别等手段,实时预警异常行为;
  • 部分高校试点“电子试卷袋”,全程记录试卷流转。
  1. 教育前置
  • 开展“诚信考试宣传周”,通过签署承诺书、主题班会强化规则意识;
  • 山东交通学院航空学院曾以“横幅签名”活动引导学生自律。
  1. 多元评价
  • 降低期末考试占比,增加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权重;
  • 推行“补考-重修-学业预警”分级制度,减少学生作弊动机。

结语
山东航空学院作弊事件为高校考风建设敲响警钟。在“严进严出”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监管力度与人文关怀,如何通过教育创新减少作弊动机,仍是高校需持续探索的课题。对于学生而言,切勿因一时侥幸断送学业前途——毕竟,诚信是人生最硬的“通行证”。

(相关推荐)

  •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全文解读
  • 高校考试作弊典型案例:从处分到开除的法律依据
  • 如何申请考试违规复核?学生维权指南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