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剥茧教育 2025-07-23 11:18 7
在浙江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斜杠青年":白天他是数字法学领域的"破壁者",带领团队探索法律大模型的边界;傍晚换上球衣,他又化身"浙BA"赛场上的"破局者",用三分球点燃全场激情。这位将科研严谨与篮球热血完美融合的95后博导吴亦全,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生不设限"的无限可能。
2025年7月17日,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杭州东部赛区预选赛现场,身披10号战袍的吴亦全用一场22分的表现,再次证明自己"球场学霸"的称号绝非虚名。首节末段,他连续命中三分、稳稳罚球,最后以一记飘逸上篮连得9分,瞬间点燃观众热情。这位西湖队核心球员的赛场表现,让队友感叹:"有颜值、有态度,更有实力!"
吴亦全的篮球情缘始于浙大计算机学院求学时期。作为浙大普通生男篮队长,他带领球队在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甲A组实现五连冠,个人三次入选最佳阵容。即便如今已转型法学研究者,他仍保持着与昔日球友的紧密联系——本次参赛的西湖队中,多位队友正是他读书期间结识的"战友"。
"篮球教会我团队的力量。"吴亦全透露,担任队长期间,他尤其注重场外沟通:"训练后的聚餐、学长对学弟的传帮带,这些细节让团队更有凝聚力。"这种管理智慧,如今也被他带入科研团队建设中。
当人们还在惊叹吴亦全的篮球成就时,他的学术履历同样令人瞩目:浙大光华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注人工智能与法律交叉领域研究。这种看似"不按常理出牌"的跨界,源于他大三时参与的"智慧司法"项目。
"那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技术必须服务于真实需求。"如今,吴亦全带领的"00后"科研团队正致力于研发法律专用大模型。他解释道:"法律是垂直领域,对专业性要求极高,我们既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确保技术向善。"这种问题导向的思维,也被他融入教学:要求学生在科研中先明确问题,再设计实验,形成逻辑闭环。
即便春节期间,团队仍保持高效协作:除夕夜远程修改论文的场景,成为他们"热血科研"的注脚。对于学生构成,吴亦全笑道:"团队里有计算机背景的'技术派',也有法学专业的'理论派',这种交叉碰撞常能擦出火花。"
如何兼顾科研与篮球?吴亦全的时间表透露出秘诀:
"我并不算'高能量'的人,但会严格排序事务优先级。"吴亦全强调,热爱是驱动效率的核心:"科研不是生活的全部,篮球等兴趣能让我跳出来看问题,这种调节让性格发展更全面。"
在他看来,科研与篮球的共通点在于"不确定性":"赛前纸面实力与赛场真实情况总有差异,这考验临场应对;科研中遇到问题也要保持冷静,良好心态是关键。"这种思维,让他在两个领域都成为"破局者"。
吴亦全的"双核人生",打破了人们对学者"埋头实验室"的刻板印象。学术圈同行调侃他"发论文速度比我刷短视频快",篮球圈朋友则夸"打球像写代码——精准高效无BUG"。这种跨界融合,正成为新时代青年的新范式。
对于渴望多元发展的年轻人,吴亦全给出建议:
当球场的"破局"拼劲遇上科研的"破壁"钻劲,吴亦全用行动证明:人生无需非此即彼,找到热爱与坚持的平衡点,每个人都能活成"A×B面"的精彩。这种跨界突围的智慧,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破局密码"。
Demand feedback